海南三亚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海南三亚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功布放水体生态系统要素观测系统
作者: 三亚站 更新时间: 2025-05-12

海南三亚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功布放水体生态系统要素观测系统

‌     2025427日,在海南三亚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三亚)站前自有产权珊瑚礁样区海域,水体生态系统要素观测系统浮标成功投放,并顺利完成了对搭载的水生生物原位观测系统、多参数多功能水质连续在线监测系统、海洋总碱度分析仪等相关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与校准工作进行了使用与运维培训,为三亚站未来在海洋生态系统连续观测、数据收集与分析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投放过程中,工作人员克服了复杂海况和陆海转运的挑战,确保了浮标的安全投放和准确定位。随后,对浮标搭载仪器设备进行了安装、调试与校准,确保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经过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所有仪器设备均成功安装调试完毕,并顺利通过了初步测试。同时,对三亚站工作人员进行了全面的使用与运维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了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日常维护、故障排除等方面,旨在提升实验站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通过培训,三亚站工作人员对仪器设备的认识更加深入,操作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该项目源于中国科学院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改善科研条件专项资金的支持,旨在提升三亚站在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碳循环与全球变化领域的观测技术与创新能力。项目购置并搭建水体生态系统要素观测系统(台站网络),包括水生生物原位观测系统和多参数多功能水质连续在线监测系统两大子系统,以实现对三亚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以及与碳循环耦合变化的精致刻画和预测。

未来,三亚站将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加强对三亚湾热带海洋生态系统的长期观测和数据收集工作。他们将对观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揭示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和机制,为海洋科学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附:观测系统仪器设备简介

1. 水生生物原位观测系统

该系统主要用于原位拍摄记录水下浮游生物,具备浮游生物监测数据可存储、可远程传输的功能。仪器既可便携使用,也可集成到浮标等载体上工作,防污损生物附着设计有效延长了部署时间并减少了维护频次。通过4G网络传输浮游生物图像至岸基处理服务器进行智能分析及存储,实现了浮游生物种群动态等监测数据的可视化展示,为生态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 多参数多功能水质连续在线监测系统

该系统实现了原位温度、盐度、叶绿素、pH、浊度等多个水体理化和气象要素指标的在线监测和实时传输。系统由多参数水质分析仪、海洋总碱度分析仪、气象多参数分析仪以及浮标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组成。所有传感器接口规格统一,便于灵活配置和扩展。系统具备便携功能,可便携式或集合到海洋平台上进行原位在线监测,能够实时掌控目标区域的水质状况和变化趋势,为海洋水质环境变化的精准研判提供了有力工具。

3. 海洋总碱度分析仪

作为多参数多功能水质连续在线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总碱度分析仪能够精确测量海水中的总碱度,为评估海洋酸化等环境问题提供了关键数据。其高精度、高准确度的测量能力,确保了数据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1 浮标布放前三亚站人员合影

 

 

2 仪器设备调试

 

 

3 仪器设备运维培训

 

 

4 浮标和搭载设备投放至珊瑚礁样区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syb@cern.ac.cn TEL:020-84460294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