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党委副书记田冰雪带领下,陈桑等科研人员一行到访中国科学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海南三亚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学术交流与实地考察活动。
交流活动伊始,在实验站科研人员的陪同下,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一行首先参观了实验站标志性的珊瑚馆。馆内模拟热带海洋生态环境,培育着鹿角珊瑚、石芝珊瑚等数十种珊瑚品种。实验站研究员详细介绍了珊瑚的生长特性、繁殖技术及生态功能,双方就珊瑚礁白化监测、珊瑚幼虫培育等技术问题展开即时交流。此次参观,也为上海交通大学团队研究珊瑚骨骼对古气候的推演提供了鲜活的样本参考。
随后,一行人前往实验站岸基繁育场。该繁育场是我国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要科研平台,配备了先进的水循环系统、温控设备及生物观测仪器,已成功实现多种珊瑚、砗磲等海洋生物的人工繁育。上海交通大学团队仔对实验站在珊瑚礁修复种苗培育方面取得的成果表示高度认可,同时意识到这些不同生长阶段的珊瑚样本,对研究珊瑚骨骼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在随后的学术交流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团队围绕珊瑚骨骼对古气候的推演展开分享。陈桑教授团队介绍了利用珊瑚骨骼中的地球化学指标重建历史气候变迁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珊瑚骨骼中锶、镁等元素的含量变化,还原过去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间的海水温度、盐度波动情况;阐述如何通过微观层面观察珊瑚骨骼的生长纹层,解读古气候的季节性变化;为通过珊瑚骨骼推演古气候提供了多维度的研究视角。
实验站科研人员针对汇报内容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介绍了实验站在热带海洋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双方均表示,将以此次访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在热带海洋生态研究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在珊瑚骨骼对古气候推演方向加强协作,共同为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强国战略实施贡献科研力量。